- 索 引 号:
- 备注/文号:
- 发布机构:
- 公文生成日期:
- 有效性: 有效
为促进粮食流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了《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更好地理解《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推动《规划纲要》的组织和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聂振邦同志对《规划纲要》进行了解读。
一、编制发布实施《规划纲要》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推进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构建完善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攻坚时期。
新形势下粮食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粮食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科技创新推动传统粮食仓储、物流和加工的技术升级,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为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粮食流通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受资源环境约束、种粮成本增加、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以及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等影响,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平衡,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影响日益加剧,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粮食流通监管有待加强,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机制还不适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要求。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要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要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妥善应对严峻挑战,明确“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粮食行业科学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制定了《规划纲要》,这是“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对于稳定市场,提升产业,推动粮食行业科学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国际发展环境新变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粮食宏观调控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二是有利于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形势,进一步理清调控思路,把握调控重点,完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三是有利于粮食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提高粮食流通整体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实力;四是有利于统筹发展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产后损失,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五是有利于粮食行业适应消费市场的新需要,建立健全全方位粮食质量监管体系,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
二、《规划纲要》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一是《规划纲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首次联合制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和国家粮食局职责,2009年10月起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编制,经过两年多专题研究、调研、起草、修改、专家评审论证和广泛征求地方、有关部门、企业等单位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同意后,以国粮展[2011]224号文件正式印发。
二是内容涵盖了粮食调控、仓储物流、加工、市场体系、企业改革、质量标准等各个重要方面。《规划纲要》从粮食流通实际出发,抓住科学发展的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强化了对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强调了粮食仓储物流、加工和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重视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粮食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
三是按照“1+4”的模式编制了行业和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纲要》的同时,还编制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粮油加工业发展、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粮食科技发展等四个专项规划,形成以规划纲要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使《规划纲要》各项目标和任务具体、细化,措施更具可操作性,确保落实。
三、如何理解《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深化一项改革、健全六大体系、建设六项重点工程”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粮食流通形势新变化,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粮食需求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督检查,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粮食流通形势新变化,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粮食需求的新期待;二是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强调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多方面因素,《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仓储物流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法制建设,全面实现依法管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质量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格局。同时,为便于检查和考核,《规划纲要》还提出了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更加健全、粮食流通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等七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如到2015年,新建粮食储备仓容2000万吨,全国种粮农户实现科学储粮的比例5%左右等。
针对粮食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是:深化一项改革,健全六大体系,重点建设六大工程。深化一项改革,即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六大体系,即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粮油加工体系,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粮食监管和标准质量检验监测体系;重点建设六大工程,即粮食仓储设施工程、粮库仓房维修改造工程、粮食现代物流工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粮油加工业升级工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工程等。
四、如何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答:按照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促进粮食商品顺畅流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的目标,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任务:一是合理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促进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协调发展,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二是完善粮食购销体制,构建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购销模式,使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完善储备调节体系,夯实粮食宏观调控物质基础。健全粮食应急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四是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对粮食市场的动态预测和分析。五是完善粮食产销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粮食区域供求平衡。六是健全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做好粮食余缺和品种调剂。
五、在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哪些领域是我们的投资重点?有哪些措施?
答:按照到2015年,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要基本满足粮食增产、保障供给的要求,完善粮食仓储体系,达到现代化水平;基层粮库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并建立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主要跨省粮食流出通道设施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散粮火车“入关”运行,散粮流通比例明显提高;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目标,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和措施:一是加强粮油仓储烘干设施建设。在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和后备基地新建储备仓容2000万吨;新建和改造一批烘干设施;在36个大中城市建设一批成品粮低温储备仓,2012年选择个别条件较成熟的城市先行试点。二是加大粮食仓房维修改造。维修改造仓容1亿吨以上,粮食主产区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同时积极争取支持西部地区和主销区仓房维修。三是推进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完善黄淮海等主要通道,加强西部通道建设,建立全国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四是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为全国800万农户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在湖北、吉林等粮食主产区开展种粮大户新型储粮设施建设试点。
六、如何推进粮油加工业结构调整?
答:按照到2015年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安全营养、绿色环保的现代粮油加工体系,产业结构取得明显改善,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加工保障供给安全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推进粮油加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企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按照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方便的要求,加快系列化、多元化、营养健康粮油食品的开发,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粮油加工产品,严格控制成品粮的过度加工。三是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遵循产区为主、兼顾销区和适当考虑重要粮油物流节点的原则,实现粮油加工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四是加快升级改造。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粮油加工企业,提升粮油加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实施粮油加工园区建设、技术改造、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主食品工业化示范、应急加工供应等升级工程。
七、如何健全粮食市场体系?
答:按照到2015年,形成以粮食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骨干、粮食期货交易稳步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的目标,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的主要任务:一是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规范收购市场秩序、提升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为重点,形成粮食收购主渠道与多渠道并举、覆盖面广、方便农民售粮的收购服务体系。二是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消费需求、完善市场供应服务网络和提升应急供应水平为重点,形成网点方便、质量安全、应急高效、诚信规范的粮食零售供应网络。三是以提升市场服务功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和完善全国统一竞价交易系统为重点,形成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市场为骨干、城镇摊位市场为基础,多层次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四是以逐步健全交易品种、进一步增强现货与期货市场的联动性为重点,引导粮食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五是以健全粮油市场信息监测网点、提高信息预测水平、强化对企业和农民的信息服务为重点,形成覆盖面广、服务性强、预测及时、准确权威的粮食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八、完善粮食标准与质量检验监测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按照建立完善全面覆盖原粮、油料、成品粮油等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检验方法,粮油储运、加工技术规范,粮油储运、加工技术装备和仪器等各方面的粮油标准体系的目标,完善粮食标准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加快重点标准的制修订进度,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标准、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粮食储藏标准和粮油加工标准等,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粮油标准工作体制,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三是要建立稳定的标准研究验证体系,加大粮油标准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四是要加强采标工作力度,集中力量开展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按照建立起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行高效的粮食检验监测体系的目标,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健全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全面优化粮食检验监测机构布局和资源配置。二是加大检验监测能力建设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重点加大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粮食行业综合检验监测能力。三是定期开展收获、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粮食出入库检验及政策性粮食质量安全抽查检验。
九、如何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答: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做大做强国有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主要任务是:一是加大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力度。以优势骨干粮库为主体,整合资源,实施跨区域兼并重组,组建公司制、股份制粮食购销企业,并以此为依托构建区域性粮食购销网络,作为国家掌握粮源、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重要基础。二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政府调控与企业经营的关系,积极探索有利于政府调控的政企分开模式。加强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理顺粮食基础设施的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做大做强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支持中央粮食企业提升整体实力,引领行业发展。同时,着力培育若干个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区域性地方大型粮食企业。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发挥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国家粮食应急加工和保障成品粮供应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粮食行业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粮食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部署是:一要大力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带动产业技术的升级,积极培育粮食相关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产业的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发展。二要加强粮食科技社会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粮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三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及应用示范工作,积极推进粮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四要加强粮食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粮食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研究和粮食生态内在品质基础数据研究。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以节约粮食、主食营养安全、农户储粮减损等为主题积极开展粮食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六是实施粮食科技工程。组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粮食宏观调控关键技术与设备创制,节能增效绿色储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粮食质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品粮应急供应关键技术与设施设备研发等项目。
十一、如何加强粮食监督检查?
答:推进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政策性粮食检查、粮油库存检查、社会粮食流通检查的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国家粮食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主要任务:一是继续推进监督检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市、县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做到监督检查机构、职能、人员、经费“四落实”;完善中央政策性粮油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在地监管”。二是坚持开展粮油库存检查工作。完善库存检查方法,优化检查组织方式,加强对不同性质企业和粮油库存的分类监管,增强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抓好政策性粮油购销活动监督检查。强化对政策性粮食收购、竞价销售、出库、移库的监督检查,做好应急供应、救灾救济等政策性粮食供应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粮油购销政策有效执行。四是深入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加强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五是严肃查处各类涉粮违法违规案件。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对举报受理和立案的涉粮案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油库存安全。
十二、为保证《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制订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为保证《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我们将采取八条保障措施:一是完善政策支持。改善和健全粮食调控机制,引导市场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建立支持农户科学储粮的长效机制,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对粮食收购的保障作用,落实和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关税收政策。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要粮食仓储、物流、应急保障等流通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建设、加工业升级改造、科技创新、技术引进、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等的投入,积极引导多渠道社会资金投向粮食流通领域,并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制定和完善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体系,落实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职责。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强化粮食科技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建立稳定的粮食行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机制;大力加强粮食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保障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地方保障区域粮食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责任,加强粮食应急加工、供应体系和网络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强化爱粮节粮措施。
做好《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关键在于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规划的综合协调,国家粮食局具体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各项规划工作,并尽早发布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省级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落实责任,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地区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摘自国家粮食局门户网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